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汽車制造

【裝備制造業(yè)】3D打印未來:增材制造技術發(fā)展前景很大

星之球科技 來源:車訊網2015-11-26 我要評論(0 )   

近日,寶馬集團慶祝應用增材制造技術25周年,近年來,該制造方式以3D打印的名字廣為人知,它是未來生產的關鍵技術。


     
近日,寶馬集團慶祝應用“增材制造技術”25周年,近年來,該制造方式以“3D打印”的名字廣為人知,它是未來生產的關鍵技術。寶馬集團生產戰(zhàn)略負責人烏多·亨勒(UdoHaenle)博士表示:“寶馬集團很早就開始使用增材制造技術,不斷的創(chuàng)新使我們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目前,我們還在寶馬集團美國硅谷的科技實驗室中進行了CLIP(連續(xù)液態(tài)界面制造)技術的首次測試。”連續(xù)液態(tài)界面制造技術是3D打印技術的新突破,這種立體光固化技術可以將液體材料迅速變成固體模型,不僅大大提高3D打印的速度,同時還能顯著提高打印精度。

    
今天,3D打印技術在寶馬集團已經應用于多個領域。亨勒博士表示:“3D打印技術生產的零部件在材料成形階段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度,這些零部件生產耗時短、并且品質有保證。我們認為增材制造技術的潛力巨大,未來將應用于量產車型、個性化定制車型以及零配件供應。”今后,客戶將有機會按照個人喜好定制個性化的車輛部件。


3D打印技術初期應用于概念車和原型車


早在1990年,寶馬集團“快速成型創(chuàng)新中心”就受命開發(fā)第一款設備。1991年起,第一個原型零部件由公司自有的立體平版印刷設備成功生產。3D打印技術生產的零部件開始主要用于概念車,后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應用于更多領域。根據部件的規(guī)格,寶馬集團采用了不同的生產程序和材料。

今天,3D打印技術主要應用于需求頻繁的小批量定制零部件或復雜零部件,如前期開發(fā)、整車驗證和測試、概念車、以及工具制造和操作設備領域。

全新開發(fā)的車型是3D打印技術的一大應用亮點,如BMWi系列汽車這樣史無前例的產品,在原型車階段就大量使用了3D打印技術。除了用于引領趨勢的新車型,3D打印技術另一個富有魅力的應用領域就是寶馬老爺車,尤其是那些歷史久遠的藏品,可以利用三維技術對零件進行掃描,得到電子數據。通過這種逆向的生產方式,一些已經停產的零件得以重新生產。


3D打印技術應用于廣泛領域


得益于強大的技術實力,寶馬集團可在多個領域應用3D打印技術。2012年,坐落在慕尼黑寶馬集團研發(fā)和創(chuàng)意中心(FIZ)內的“快速成型創(chuàng)新中心”就曾利用3D打印技術為英國殘奧會籃球隊的隊員定制了輪椅座椅,與傳統(tǒng)輪椅座椅相比,這種創(chuàng)新的座椅重量更輕,并且完美貼合運動員的身形,對于運動員們來說不啻于一項重大進步。


2014年,寶馬集團在車輛總裝線上引入了3D打印的人體工程學生產工具,每個工具都是根據工人的手型單獨定制的,用于保護工人的拇指關節(jié)在工作中免受過大的壓力。

3D打印技術應用的另一個里程碑是制造金屬零件,這種新的技術方案已經用于小規(guī)模量產。近幾年來,BMW德國房車大師賽的賽車就裝備了3D打印的水泵轉子。今年4月,第500個3D打印的水泵轉子完成裝配。這一高精度零件的材質為輕質鋁合金,其卓越表現已在賽車的極限使用環(huán)境中得到驗證,證明了寶馬集團在增材制造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與消費行業(yè)的3D打印相比,金屬部件的增材制造需要更復雜的專業(yè)知識。

“快速成型創(chuàng)新中心”每年可以處理集團內部近2.5萬個快速模型和近10萬個零部件的制造需求。其中包括設計樣品的小型塑料外殼以及用于功能測試的底盤組件。根據制造工藝和零部件尺寸,樣品的生產僅需數天即可完成。
 
關于增材制造科技(3D打印技術)


增材制造科技,是指基于離散-堆積原理,由零件三維實體圖形數據驅動,直接制造零件的科學技術體系。基于不同的分類原則和理解方式,增材制造科技有快速原型、快速成形、快速制造、3D打印等多種稱謂。增材制造科技整合了計算機圖形處理科技、數字化信息和控制、激光科技、機電一體化科技和材料科技等多項學科知識,其獨特的生產方式和應用前景目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西方媒體把這種實體自由成形制造技術譽為將帶來“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新科技。

轉載請注明出處。

寶馬集團3D打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