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William Mead
從2011年到2020年,十年時間,光伏組件環(huán)節(jié)數次變幻大王旗。
整體看,中國企業(yè)快速崛起,國產替代很徹底。
從出貨量看,曾經頗為強勢的京瓷、Sunpower、Solarworld、SolarFrontiter、Vina Solar等企業(yè),均陸續(xù)退出前十的競逐(有的企業(yè)已經破產倒閉)。
而在十年時間里,李振國、李仙德、高紀凡、苗連生和施正榮領導下的企業(yè),都曾登上全球組件“龍頭”老大的位置。
如下表,從過去十年里累計出貨量來看,晶科排在第一,天合第二,晶澳第三。
“不想當老大”的阿特斯排在了第四,最近幾年在組件環(huán)節(jié)強勢崛起的隆基股份,則以六年合計46776MW的成績排在了第五。(本文數據主要根據企業(yè)財報和公開素材,一些數據可能和過往相關排名數據有出入,歡迎讀者朋友指正或補充)
過去的2020年,全球組件出貨的一個重要變化,是隆基替代“四連冠”的晶科能源,霸榜第一。
這家企業(yè)僅用六年時間,借由單晶崛起大勢,在組件群雄中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成就了今日龍頭地位。
此外,天合和晶澳的出貨差距很小,分列第三第四位,阿特斯依然占據第五的位置。
據2021年組件出貨目標,隆基以40GW仍居第一位。天合以30——35GW的出貨目標超越晶科能源,列第二位。當然,幾年最終的排名,要以最終實際出貨為準。
注意,七家企業(yè)的組件出貨目標合計已達175——195GW。
未來很大的一個變量還在于,幾大巨頭中,晶科能源和阿特斯都在全力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一旦在國內上市,兩者可能憑借資本助力,組件制造和出貨可能得到更多支撐。
從2016——2019這四年,是晶科能源進擊最兇猛的四年,這家成立于2006年的企業(yè),在創(chuàng)始人李仙德的帶領下,實現了組件出貨的反超,連續(xù)四年穩(wěn)坐組件老大交椅。
在這四年中,天合和晶澳穩(wěn)居前三,阿特斯基本處于第四第五位置。
值得注意的一個明顯變化,2016年,隆基股份組件出貨居全球第八,2017年上升一名到第七,2018居全球第五,2019年沖到第四。
在2019年底舉行的為期兩天的晶科能源戰(zhàn)略會議上,晶科老大李仙德制定出一個讓在座的100多名晶科能源中高層心驚膽戰(zhàn)的目標,但這一目標又被李仙德最后一段沒有演講稿的總結發(fā)言完全推翻,他明確勾畫了晶科能源未來5年的清晰藍圖和目標。
李仙德分析:“2020可能是歷史上單晶拼殺最激烈的階段,單晶紅利消退,資本高舉高打式的成功率消退了,草根幾年就能搞個獨角獸的財富幻覺消退了,今天你看到的最強大的對手未必是明天的,今天你害怕擔憂的東西表示你已經想到,那就沒什么可怕,反而你現在沒想到的東西,可能更可怕。”
2018年是個“特殊的年份”,“531新政”的突發(fā),激烈沖擊了大多數光伏企業(yè)正常經營,很多企業(yè)陷入巨大的經營發(fā)展困境。不過,在這些企業(yè)中,組件老大晶科能源在國內外市場的拓展依然保持了較好的態(tài)勢。
2018年,協鑫集團旗下組件制造商協鑫集成,以4.56GW的出貨排在在榜單第7位,此前兩年都排在第6。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也就在2018年,對比多晶,單晶的市占率已經無限接近50%,作為全球單晶龍頭,隆基股份加速崛起。
也就在2018年,單多晶之爭進入白熱化。關于單晶、多晶的“誰將干掉誰”、“誰將消亡”之類的爭議頗為火熱。
昱輝陽光CEO李仙壽表態(tài):完全認可單晶優(yōu)勢。
阿特斯創(chuàng)始人瞿曉鏵當年的觀點頗為引人注目:“說再過五年,也可能七年、八年的時間,我們再回頭看單晶、多晶,多半看到的不是哪個技術衰亡了,哪個技術消失了,而是大家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0年之后,你們還可以找阿特斯,20年之后,你還可以找到瞿曉鏵。”
下表是阿特斯上市至今部分核心經營數據:
2017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首次超過100Gw。當年,單晶浪潮勢不可擋,迎來相應的“擴產期”。
也就在這一年,中國光伏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開啟“退市潮”, 2017年3月13日,天合光能宣布正式私有化,并向美國紐交所提出終止交易的請求以及退牌請求。
2017年6月2號,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紐約Trump大廈前反對美國現任總統(tǒng)Trump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歡迎全球致力于低碳技術創(chuàng)新的人才到中國去發(fā)展,到天合光能去創(chuàng)業(yè),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
單多晶的市場和輿論爭奪出現正面交鋒。2017年“315消費者權益日”,一篇標題為《低價中標、單晶眾跑、多晶失落......如何看這場單多拉鋸戰(zhàn)?》的文章在光伏朋友圈刷了屏。但幾乎就在一夜之間,這篇刊登在某能源權威媒體,文章就被強制刪帖。“出乎意料”的是,瞿曉鏵站了出來,他在朋友圈表示:
這篇報道的中心內容就是采訪行業(yè)專家,查找統(tǒng)計數據,得出如下的觀點:“光伏領跑者計劃”中對單多晶不同技術門類設定了不一樣的標準,對多晶要求高,對單晶要求低,導致市場上大量的多晶無法參與領跑者項目,而單晶幾乎所有的產能都獲得參與領跑者計劃項目。報道的目的就是希望好的政策能真正落地,最大限度地引導光伏產業(yè)技術進步。
彼時朋友圈也有議論,說單多晶之爭由來已久,根本上是利益之爭,是不值得關注的口水戰(zhàn)。
2016年,整個光伏產業(yè)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是金剛線國產化替代加速。
眾所周知,其后五年的時間,一根細若發(fā)絲的金剛線,一度左右了下游光伏巨頭們的興衰。
金剛石線主要用于LED用藍寶石襯底片和太陽能光伏用晶硅片等的切割。其規(guī)模應用于藍寶石切割始于2007 年;而應用于晶體硅片的切割從2010年才開始;直到從2014年,金剛線切割開始被引入到光伏硅片制造環(huán)節(jié)。
在2013年前后,隆基股份便開始引入金剛線切割技術,但由于進口線成本高昂,致使其初期金剛線切割硅片處于嚴重虧損狀態(tài)。
深思熟慮后,隆基股份下決心自己扶持國內金剛線企業(yè)。成立于2015年7月7日的美暢新材成為隆基扶持的重點對象。
隆基股份董事長的董事長鐘寶申回憶:“當時我們決定一個月切六七百萬片,相當于每個月要虧三四百萬元。按我們的估算,這個項目一年虧4000萬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這是一個過程,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p>
隆基通過金剛線切割工藝、PERC電池技術等行業(yè)先進技術的產業(yè)化應用,使得 2016 年硅片產品非硅成本已較2012年的5.12元/片下降67%。2017年6月底,公司單晶硅片非硅成本同比降低18%,組件環(huán)節(jié)非硅成本同比降低23%。
隆基股份其后的加速崛起,已眾所周知。2016年后,其他光伏巨頭也開始紛紛倒向金剛線切割。
隆基硅片收入及毛利率變化
2016年4月28日,保利協鑫“阜寧光伏金剛線切片項目”順利投產,標志著保利協鑫大規(guī)模推進金剛線切片新工藝。“目前,協鑫集成量產的金剛線切多晶+黑硅+PERC的電池轉換效率已經達到20.5%,未來有望提升至21.5%。而在成本方面,經測算,與砂線切+普通電池工藝的單位成本相比,金剛線切多晶+濕法黑硅+PERC的電池制造成本僅為其92.7%。”
截至2017年6月末,保利協鑫金剛線切割硅片比例已超過30%,大大降低了硅片成本。而且,保利協鑫完成了配套金剛線多晶硅片的濕法制絨黑硅技術的設備調試,通過工藝開發(fā)及試驗線的成功推進,為金剛線切多晶硅片的市場推廣提供了解決方案,起到了引導電池客戶使用金剛線硅片的積極作用。
2017年8月18日,保利協鑫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切片事業(yè)部的金剛線機臺改造進展順利,400余臺MB271改造項目8月底可全面完成并投入生產,預計本月金剛線切硅片的產量將超過50%,年底產量占比將超過90%。
另一光伏巨頭也搶到一張金剛線“入場券”。2017年6月23日阿特斯阜寧工廠全面恢復生產。復產后其硅片的年產能由原來的1GW提高到1.2GW,并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采用金剛線硅片+多晶黑硅技術的電池生產基地。
從組件出貨排名看,2016年,晶科能源首次登頂,從此前第三上升到第一,曾經的老大天合光能屈居第二,阿特斯風頭不錯,居第三,晶澳第四。而英利作為數年前的老大,已經一路跌到第九位。
2014、2015兩年,高紀凡治下的天合光能連續(xù)兩年居全球組件出貨第一位,出貨量分別為3.66GW和5.74GW。
2015年,光伏行業(yè)很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苗連生創(chuàng)辦的英利開始陷入財務危機。當年5月15日,英利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一份報告中,首次披露其面臨的高負債風險,資本市場隨即發(fā)酵。
5月18日,受此影響,英利盤后下跌12%;次日,英利又重挫37%,短短兩日市值就蒸發(fā)了近50%
5月25日,英利召開“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生存”的員工大會,會上,英利開誠布公地告訴大家公司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英利CEO苗連生已經拿出個人的全部身家?guī)陀⒗呻y關,與企業(yè)共進退。苗連生說:“一定帶領大家沖出去,這才是英利人的決心!”
到了2016年1月20日,一份中國銀監(jiān)會印發(fā)的“關于印發(fā)《英利集團資產債務重組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顯示,銀監(jiān)會和國家能源局支持對英利資產債務重組。英利公共關系部副部長王志新確認了該文件的真實性,這也味著英利集團正式啟動債務重組。
也就在2015年,在全球組件出貨中,英利的排名從此前一年的第二位,猛跌到了第七位。
這一年,光伏行業(yè)還發(fā)生了很多事,比如“十二五”目標提前完成“十三五”裝機計劃上調,中國做出氣候承諾:2020年光伏累計裝機100GW;當年,華為陽光出現“虎狼之爭” ;海潤光伏的經營陷入“迷途”;而在國家層面力挺下,中國光伏扶貧新時期來臨。
2011、2012、2013這幾年,可以說是英利集團最為耀眼的幾年。苗連生在光伏行業(yè)的個人聲譽一步步達到頂峰,在全球組件出貨量排名中,英利連續(xù)兩年排在老大位置。天合光能則從第五、第四,升到第二位。
也就在這幾年,曾經最輝煌的企業(yè),也即施正榮帶領的尚德,一步步跌下神壇。排名從第一跌到2012年的第六,到2013年則徹底跌出前十。
2013年,“雙反”背景下,很多組件企業(yè)開始進擊國內下游市場。英利成為典型之一。當年年4月6日,苗連生便開始對云南、廣西、廣東三個省市的地面資源以及分布式資源來一番實地考察。
在云南昆明,苗召集了云南分公司的員工,跟他們講述了英利未來發(fā)展地面光伏電站業(yè)務的“雄心”后,便帶著4個人開啟了4000公里的考察。
2013年,英利銷售總公司旗下成立云南、廣東、廣西、陜西、山西、河南、湖北、山東、河北等省級公司,因地制宜在這些地區(qū)進行下游電站的開發(fā)。
英利對國內市場的考察差不多是日夜兼程,苗連生曾經半個月行程1萬多公里,跑了8個城市,2013年7月有22天在出差。
英利的目標是兩年后進入國內下游發(fā)電前兩名,全球除歐美市場,在新興市場的綜合指數要進入前十名。
2013年,苗連生還給英利的出貨量定下一個宏大的目標:到2017年出貨1500萬~1700萬千瓦。而彼時,作為全球最大的電池和組件制造商,英利當年的出貨還只有323萬千瓦。
2011年的寒冬,為了應對“歐美雙反”,英利集團的苗連生親自做東,邀請施正榮、高紀凡和瞿曉鏵一眾大佬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開了場發(fā)布會,會后還一起吃了一頓飯。
此前這四位大佬從未聚齊過;他們中有的人甚至沒有對方的聯系方式。苗連生鄭重提議:“以后大家每隔兩個月就要聚一次”。但這近乎奢望,晚宴后四位大佬也是各奔西東,此后再也沒有聚齊過。市場競爭極為殘酷,那次相聚后,中國光伏產業(yè)很快進入新一輪的大洗牌和大調整。
此前一年,2010年,英利出巨資成為南非世界杯的贊助商,苗連生稱要由工業(yè)品向打造“全球品牌”消費品轉型。老苗贊助世界杯的廣告內容要求,一定要做到兩點。第一是要有漢字,第二是一定要出現“中國”兩個字。
“這其中不僅是民族自豪感的問題,也是我們企業(yè)需要的獨特營銷方式。我相信外國人看到這個廣告也會感到新奇,他們也會上網搜索‘中國英利’四個漢字的含義?!泵邕B生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