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機器人手。
據(jù)報道,人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想要在機器人身上重現(xiàn)人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當前大多數(shù)先進的機器人也還不能完成人類兒童時期就能輕易完成的手部操作。
近年來,得益于3D打印技術的進步,很多柔性材料也開始應用到機械人設計中來。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剛性和柔性材料,以3D打印技術復制了人手的骨頭和韌帶,但不包括肌肉和肌腱。
盡管這種機械人手的活動范圍與人手相比還有限,不過依靠其機械設計,仍然能較大幅度地活動。
研究人員利用編程方法,讓機械人通過移動手腕就能“彈”出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但其手指仍不能自由活動,因此這叫“被動”運動。
研究人員指出,人們可以利用這種“被動”運動讓機械人完成很多動作,如散步、游泳或飛行。
雖然這個機械人并不是一個大師級的機器人,但劍橋團隊表示,它展示了復制全部人手能力的挑戰(zhàn)性,以及通過設計仍能實現(xiàn)些許復雜的運動。
研究人員表示,人體的骨骼、韌帶和皮膚等有助于人類實現(xiàn)很多靈巧活動,通過先進的3D打印技術制造出與人手很像的機器人手,有助于研究這種生理結構的重要性。這還將有助于對骨骼動力學更深的研究,實現(xiàn)更復雜的任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